南方都市报消息,近日,江苏省发布高考提前批投档线。公开数据显示,2025年上海海关学院05专业组在江苏省物理类的投档最低分为657分,根据江苏省2025年高考一分一段表,物理类657分在江苏省排名2618名,超过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录取位次2662名,引发社会关注。
\n据媒体报道,上海海关学院招生处工作人员回应称,该校学生考公上岸概率较高,公务员录取比例远超社会平均水平。
\n考生有多元选择是好事,就业好的普通本科院校、专业录取分数,超过名校录取分数,不值得大惊小怪。有的考生、家长更关注毕业后的就业,而选择考公、考编上岸率高的专业,或者直接选择毕业后就有编制的定向委托培养项目,这属于自主选择。关键在于,选择要基于自身的兴趣、能力,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,不能盲目跟风。
\n去年高考就有类似的选择,有高分考生放弃进名校,而选择普通本科院校的定向委托培养项目,根据定向委托培养项目招生简章,学生毕业后入职就有事业编制。还有考生能进普通本科院校,却选择职业本科,甚至高职院校能更好就业的专业。
\n对于考生的这种选择,有人认为是“务实之举”,也有人质疑“太过功利”。高考填报志愿,选择大学、专业,本就是因人而异的,大学的办学定位也是不同的。不管自己的兴趣、能力,完全按高考分数选择大学、大学,一味追逐名校,也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与职业发展。而盯着考公、考编选择大学和专业,是否功利,取决于两点。
\n一是这是考生自己的选择,还是父母的选择。当前考生高考填报志愿,存在“学生志愿”变“家长志愿”的问题,即父母要求子女按自己的设想填报志愿。这样的志愿填报,是有很大隐患的。对于家长“求稳”的安排,有的学生在志愿填报阶段接受了,但进入大学之后,才发现不喜欢学校、专业,出现学业问题。有的被定向委培项目录取的学生,也吵着要违约、退出。
\n二是学生是否想清楚自己未来成为什么人才?自己有怎样的职业兴趣与职业价值观?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,大学的办学定位有普通(通识)教育、职业教育两类。进行通识教育的大学,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,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,这些大学的毕业生,有很多有成为学术型人才的追求;进行职业教育的高校,则以就业为导向,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。
\n因此,学生在选择大学时,需要考虑清楚,自己今后想成为学术型人才,进大学是“做学问”,还是成为技能型人才,进大学是学技能。从现实看,不少学生的选择是错位的,想在本科毕业后就业,却选择进行通识教育的大学;进入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,不是关注本科毕业后的就业,而是把毕业后深造作为求学目标。
\n这也导致我国部分大学偏离自身办学定位,如本应该进行职业教育,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,以升学为导向办学。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“结构性就业难”。
\n想就业的学生,选择能让自己更好就业的大学、专业,这是值得肯定的。如果学生们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,那么,也可促进我国高校形成自身明确的定位,使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。
\n另外,就是关注就业,也需要有对职业的理性认知,不能就盯着考公考编,这只会加剧考公考编的内卷,而不利于拓宽就业的多元选择。哪怕某所高校毕业生考公考编上岸率高,但考公考编是否适合自己,以及如果不能上岸,自己该怎么规划职业发展,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。
\n原标题:上海海关学院录取位次超上海交大,不必大惊小怪
天创网配资-天创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哪个平台正规-配资查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