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六月,满载荔枝的冷链车穿梭在纵横交错的产业路上,枝头红果与车厢冷柜无缝衔接,一张覆盖种植、物流、销售的“红色网络”让千年荔乡焕发新生机。如今,高州已发展成为全国荔枝种植面积最广、产量最大、品质最优、产业最强、品种最全的主产县域之一。
年初,高州市“五项举措”助“荔”“小特产”发展为“大产业”入选全国“千万工程”经验典型案例拟推介名单,为乡村产业类典型案例拟推介名单中唯一广东案例。
高州荔枝种植面积59.14万亩,从品种结构来看,特早熟品种“三月红”已于5月初抢“鲜”上市,中晚熟品种如“桂味”“糯米糍”等也于6月陆续成熟,为市场带来持续数月的“甜蜜供给”。在高州荔枝产业链党委指导下,科学的品种布局,有效延长了荔枝的上市周期,缓解了集中上市带来的市场压力。成立三年以来,高州荔枝产业链党委已建立20个党支部、62个党小组,串联起1000多家经营主体,有效推动党员、干部、人才等资源要素向荔枝产业一线聚集,使产业链党建从“有形覆盖”转向“有效覆盖”。
面对荔枝“大年”,高州荔枝产业链党委、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发布《高州荔枝十大给“荔”措施》,包括统一包装、产地溯源、美荔定制、农残治理、质量分级、金融助荔、加工兜底、精准对接、文旅融合、物流护航,旨在全面提升高州荔枝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,实现荔枝增产又增收。
党建领航,服务效能“再提升”
凌晨4时,高州市大井镇木广垌村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灯火通明。木广垌村村民廖方达将刚采摘的桂味荔枝运到市场,分拣线上的自动化设备迅速完成分级、预冷、装箱。几个小时后,这些带着露珠的鲜果将出现在北京、上海的精品超市货架上。“今年开园就热销,价格比往年高了20%。”廖方达擦着汗笑道,“路通了,冷链到家了,合作社统一对接客商,我们再也不用半夜蹲路边等收购商了。”这一景象背后,是高州荔枝产业链党委搭建的高效流通体系。
今年来,荔枝产业链党委以全市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为契机,通过盘活村(社区)党群服务中心,通过优化布局空间、强化功能提升、改进运行机制、夯实基础保障,将闲置空间变“黄金档口”,增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服务点,为果农提供便捷的合格证办理指导与核验支持,系统提升党群服务阵地使用效能。
荔枝产业链党委委员为荔农答疑解惑
此外,产业链党委还积极推动搭建“我为荔农办实事平台”,建立“荔农吹哨、链条响应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组建13个“帮代办”服务党员先锋队,入链进企服务各荔枝经营主体;推出“优果计划”,组织1000多名“土专家”深入田间,手把手指导荔农换冠改造。三年间累计改造低效果园14万亩,全市优质品种率从30%跃升至60%,核心产区根子镇更是达到89%,每公斤荔枝增收4元,实现“好果就有好价、就有好销路”;建立稳价助销机制,聚焦解决荔枝大年“果贱伤农”难题,实行保底收购,引导农户与链上企业、合作社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,让农户吃下“定心丸”。牵头开展整治网上虚假宣传及假冒高州荔枝销售行为,维护“高州荔枝”的品牌声誉。
科技赋能,聚力攻克“保鲜关”
荔枝“一日色变,二日香变,三日味变”的特性,曾让鲜果销售半径严重受限。荔枝产业链党委以科技破局,在省“扬帆计划”人才项目支持下,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技术攻坚团队。
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,应用了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的荔枝,配合真空包装,保鲜期最长可达18个月。去年,“冻眠”荔枝实现产值600多万元。
人才团队开展荔枝保鲜技术攻关
“利用液氮-196℃的超低温快速将荔枝冻透,使荔枝本身的生物化学反应减弱,这就是荔枝的‘冻眠’。”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、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主任曹庸介绍,超低温速冻可以快速地经过荔枝结晶带,不仅让荔枝细胞壁不会破裂,还会让解冻后的荔枝更好地保持果肉的原汁原味,使鲜果级品质长距离、跨季节供应成为可能。
在品种改良方面,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汇集了全球700多份种质资源。科学家团队通过高接换种技术,研究将荔枝产期从3月延续到10月,打造出“四季可吃的荔枝”。陈厚彬团队在曹江等多地建设示范基地,成功选育出“MGXL”“ZJL”“鉴江红糯”等优质耐贮运荔枝新品种。
此外,还通过无人机监测、AI数据分析构建“飞鸟智慧果园系统”,实现病虫害预警、花期管理、果期估产等全流程标准化。今年,高州市在平山镇、大井镇启用智慧无人机运输,创新打造荔枝运输“空中快道”,从山头果园到冷链中心打包点,无人机每次可运输170斤荔枝,每小时可输送3000斤,运输成本从0.4元/斤降至0.15元/斤,降幅达62.5%。
荔枝“大年”,加工尤为重要。一方面,产业链党委统筹全市32家荔枝加工能力较强的经营主体,在产销旺季马力全开,消化荔枝鲜果3万多吨,既稳定了鲜果价格,又保障了果农收益。另一方面,高州建成全国最大荔枝清汁生产线(广药王老吉产业园),开发荔枝果汁、冰淇淋、果酒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。还创新推出了贵妃荔枝冰淇淋,去年销售额超700万元,市场反响热烈。
深拓市场,打通产销“高速路”
年初,物流提速座谈会上,产业链党委交出一份成绩单,运费最大降幅达52%,推出“半日达”“次日达”“航空大件”等产品组合保障新鲜直达,带动高州荔枝销售范围拓展全国、“鲜”销海外。这归功于产业链党委统筹的渠道变革、市场开拓。
构建组织联结协同体系。荔枝产业链党委牵头联结企业、合作社、农户与市场,推动以高于市场价2—4元/公斤的价格溢价收购达标荔枝,承诺5天内保价收购。引导共享烘干设备、冷链仓储等资源给农户,从而降低农户初加工成本。以组织化为纽带,以市场为导向,构建“生产-加工-流通-消费”全链条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实现产销无缝衔接、“好果卖好价”。在荔枝产业链党委的带动下,去年柏桥村成为亿元村,果农普遍增收20%。
全球布局拓展市场空间。借力RCEP等政策红利,助推荔枝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,推动“中国荔乡”从区域品牌向国际高端品牌跨越。通过智能化种植、采后技术升级与全产业链协同管理,为国际通关保驾护航。今年,高州市广东铭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荔枝出口订单量已超2600吨,较去年同期增幅达20%-30%,主要销往美国、加拿大、欧洲等国家和地区。
开展“柏桥讲堂”十万电商大培训活动
数字营销激活流量密码。连续五年举办中国荔枝产业大会,带动2024年茂名荔枝售价比周边高50%。依托“柏桥讲堂”,举办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电商直播技能提升班、“柏桥讲堂”十万电商大培训等活动,分级分类精准培训400多名乡村振兴带头人、新农人、电商人才、职业经理人等。木广垌村桂味荔枝开园前,通过线上预订超300万斤。
文化铸魂,小荔枝变身“网红IP”
盛夏六月,“长安的荔枝”火了,高州荔枝更“出圈”了。荔枝产业链党委深谙品牌价值之道,高州荔枝产业的蝶变是其生动注脚。自今年3月份以来,荔枝产业链党委先后组织举办了各项荔枝推介、产销对接会,足迹遍及省内外。
荔枝IP深加工产品
广州珠江河畔,“全‘荔’以赴・湾区绽放”2025高州荔枝品牌推介暨粤港澳高端渠道产销对接活动成功举办,促成高州荔枝与澳门联丰超市、香港佳宝超市等渠道签订超1000吨采购意向,同步启动“供港澳直通车”发车仪式,并建立了“12项品质检测+溯源体系”标准化流程,推动10家基地获出口认证。西安大唐不夜城内,“高州荔枝鲜达长安”产销推广活动巧妙融合荔枝与唐朝文化元素,从柏桥服务区发车的“高州荔枝鲜达长安”顺丰冷链专车,经过1800公里的“甜蜜奔赴”,于24小时内抵达西安,国内超100家媒体聚焦本次活动,逾50位网络达人现场助力高州荔枝推介。
从古树保护延续千年根脉,制定“一树一档”守护2万棵古荔树,打造“活的荔枝博物馆”,大井镇含硒桂味老树拍得66.6万元;到文旅融合激活产业动能,“柏桥服务区”首月总车流量突破27万车次,143万多人次到服务区打卡,成为“中国荔乡”又一热门打卡点和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的新顶流;再到品牌IP引爆市场热度,打造“520我爱荔”文化IP,推出荔枝定制模式,“年份荔”成为市场“香饽饽”,定制价格比传统销售高30%以上。
“接下来,我们会将不同产区、不同领域的‘荔枝能手’联合起来,稳步提升‘高州荔枝’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市场销售价格,让荔农种得安心、卖得放心。”高州荔枝产业链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【供稿单位】茂名高州市委组织部
【通讯员】陈泳 罗美满
【频道编辑】李晓霞 莫群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郭芳 蒋玉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天创网配资-天创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哪个平台正规-配资查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